西平乐

尽日凭高目,脉脉春情绪。 嘉景清明渐近,时节轻寒乍暖,天气才晴又雨。 烟光淡荡,妆点平芜远树。 黯凝伫。 台榭好、莺燕语。 正是和风丽日,几许繁红嫩绿,雅称嬉游去。 奈阻隔、寻芳伴侣。 秦楼凤吹,楚馆云约,空怅望、在何处。 寂寞韶华暗度。 可堪向晚,村落声声杜宇。

译文:

一整天我都在高楼上凭栏远眺,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如春日般连绵不绝的情思。 美好的景致里,清明的气息渐渐临近,这时节的天气忽冷忽热,刚刚还是晴朗的天,转眼间又飘起了细雨。烟雾般的光影轻柔地弥漫着,装点着平坦的草地和远处的树木。 我神情黯然地长久站立。亭台楼阁风景宜人,黄莺和燕子欢快地啼叫着。此时正是风和日丽的好时光,那数不清的红花绿叶,正适合人们出游嬉戏。 无奈啊,我寻觅美景的伙伴却与我相隔一方。曾经与佳人在秦楼中共享那如凤鸣般美妙的音乐,在楚馆里定下相聚的约会,如今却只能空自惆怅地张望,不知她们身在何处。 寂寞中,美好的时光在暗暗流逝。到了傍晚时分,这情景更让人难以忍受,村落里传来声声杜鹃的啼叫,仿佛在诉说着我的哀愁。
关于作者
宋代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