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古邺城

下马登邺城,城空复何见。 东风吹野火,暮入飞云殿。 城隅南对望陵台,漳水东流不复回。 武帝宫中人去尽,年年春色为谁来。

译文:

我骑在马上,来到了古邺城,翻身下马后登上这座曾经繁华的城池。然而,眼前一片空旷寂寥,昔日的热闹景象早已不见踪影,我又能看到什么呢? 东风呼呼地吹着,野地里的荒草被点燃,那熊熊燃烧的野火在风中肆意蔓延。暮色渐渐笼罩大地,我走进那曾经辉煌的飞云殿,可如今这里也是一片破败,只有那一抹残阳的余晖映照在断壁残垣之上。 我站在城的一角,朝着南边望去,能看到那高高的望陵台。那漳水依旧自顾自地向东流去,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。 当年魏武帝曹操宫殿里的那些人,早已都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。可每年春天,这美好的春色依旧如期而至,却不知是为谁而来呢?
关于作者
唐代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