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唐代 岑参 渔父 渔父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• 岑参 扁舟沧浪叟,心与沧浪清。 不自道乡里,无人知姓名。 朝从滩上饭,暮向芦中宿。 歌竟还复歌,手持一竿竹。 竿头钓丝长丈余,鼓栧乘流无定居。 世人那得识深意,此翁取适非取鱼。 译文: 在那碧波荡漾的江面上,有一位驾着扁舟的老渔父。他的心就像这沧浪之水一样纯净、清澈。 他从不提及自己来自哪个乡村故里,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叫什么名字。 每天清晨,他就在河滩上简单地吃些饭食;傍晚时分,便在芦苇丛中栖息过夜。 他唱完一首歌后,接着又唱起另一首,手里始终握着一根钓竿。 那钓竿上垂下的钓丝足有一丈多长,他划着船桨,顺着水流四处飘荡,居无定所。 世上的人哪里能够领会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呢?这位老渔父划船钓鱼,是为了让自己身心舒适惬意,而并非单纯为了钓到鱼啊。 标签: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• 岑参 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