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

山阴老僧解楞伽,颍阳归客远相过。 烟深草湿昨夜雨,雨后秋风渡漕河。 空山终日尘事少,平郊远见行人小。 尚书碛上黄昏钟,别驾渡头一归鸟。

译文:

在偃师东边,我和韩樽一同去拜访景云晖上人,有了下面这些事。 山北有位老和尚,他精通《楞伽经》的奥义。而从颍阳归来的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,前来拜访他。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,山间烟雾弥漫,野草湿漉漉的。雨后的秋风,正吹过漕河。 这空旷的山间,一整天都很少有尘世的琐事来打扰。平坦的郊野上,远远望去,行人都变得那么渺小。 尚书碛那边,传来了黄昏时分的钟声。在别驾渡头,有一只归巢的鸟儿飞过。
关于作者
唐代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