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费子归武昌

汉阳归客悲秋草,旅舍叶飞愁不扫。 秋来倍忆武昌鱼,梦着只在巴陵道。 曾随上将过祁连,离家十年恒在边。 劒锋可惜虚用尽,马蹄无事今已穿。 知君开馆常爱客,樗蒱百金每一掷。 平生有钱将与人,江上故园空四壁。 吾观费子毛骨奇,广眉大口仍赤髭。 看君失路尚如此,人生贵贱那得知。 高秋八月归南楚,东门一壶聊出祖。 路指凤皇山北云,衣沾鹦鹉洲边雨。 勿叹蹉跎白发新,应须守道勿羞贫。 男儿何必恋妻子,莫向江村老却人。

译文:

汉阳的归客对着秋草心生悲戚,旅舍里树叶飘零,满心忧愁也懒得去清扫。 入秋之后更加怀念武昌的鱼,梦里都还在巴陵的道路上徘徊。 你曾经跟随上将征战到祁连,离开家乡十年一直戍守在边关。 可惜那剑刃的锋芒白白地耗尽,马蹄也在无事中被磨穿。 我知道你开设馆舍常常喜欢款待宾客,玩樗蒱游戏时一掷就是百金。 你平生有钱就拿去接济他人,江上的故园如今空荡荡家徒四壁。 我看费子你相貌奇特,宽阔的眉毛、大大的嘴巴还有红色的胡须。 看你如今遭遇不顺还是这般豪爽,人生的贵贱又有谁能预先知晓呢。 在这深秋八月你要回到南楚去,我在东门备下一壶酒为你饯行。 你此去路途指向凤凰山北面的云霞,衣裳或许会沾到鹦鹉洲边的雨。 不要感叹岁月蹉跎又添了新的白发,应当坚守道义,不要以贫穷为羞耻。 男子汉何必总是眷恋妻子,不要在江村之中虚度一生啊。
关于作者
唐代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