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

相府征墨妙,挥毫天地穷。 始知丹青笔,能夺造化功。 潇湘在帘间,庐壑横座中。 忽疑凤凰池,暗与江海通。 粉白湖上云,黛青天际峰。 昼日恒见月,孤帆如有风。 岩花不飞落,涧草无春冬。 担锡香𬬻缁,钓鱼沧浪翁。 如何平津意,尚想尘外踪。 富贵心独轻,山林兴弥浓。 喧幽趣颇异,出处事不同。 请君为苍生,未可追赤松。

译文:

宰相府征召来技艺高超的画师,他挥笔作画,将天地间的景致都绘于纸上。这时我才明白,这绘画之笔,竟能够夺取大自然创造万物的神奇之功。 看那画中,潇湘的美景仿佛就在帘子之间,庐山的沟壑横陈在座位之中。我忽然怀疑,这宰相办公的凤凰池,暗地里与江海相通了呢。 画中湖面上的云朵洁白似粉,天边的山峰黛青如染。大白天里,仿佛能一直看见月亮挂在天空,那孤帆好像正迎着风前行。 画里岩石上的花朵不会飞落凋谢,山涧中的青草不分春天和冬天。还有那手持锡杖、伴着香炉的僧人,以及在沧浪水边垂钓的老翁。 真不明白,宰相您既有平治天下的心意,为何还向往超脱尘世的踪迹。您将富贵看得如此轻淡,对山林的兴致却愈发浓厚。 喧闹的官场和幽静的山林趣味大不相同,出仕和隐居所做的事情也不一样。我恳请您为了天下苍生,暂时不要去追寻赤松子那样的仙人踪迹啊。
关于作者
唐代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