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

燕子与百劳,一西复一东。 天空信寥廓,翔集何时同。 知己怅难遇,良朋非易逢。 怜君心相亲,与我家又通。 言笑日无度,书札凡几封。 湛湛万顷陂,森森千丈松。 不知有机巧,无事干心胸。 满堂皆酒徒,岂复羡王公。 早年抱将略,累岁依幕中。 昨者从淮西,归来奏边功。 承恩长乐殿,醉出明光宫。 逆旅悲寒蝉,客梦惊飞鸿。 发家见春草,却去闻秋风。 月色冷楚城,淮光透霜空。 各自务功业,当须激深衷。 别后能相思,何嗟山水重。

译文:

燕子和伯劳鸟啊,一个飞向西方,一个飞向东方。天空确实广阔无垠,可它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一起飞翔、栖息呢? 能成为知己实在是让人惆怅难遇啊,结交到良朋好友也并非易事。我怜惜你和我心意相通,而且我们两家还有着亲缘关系。平日里我们欢声笑语,没有节制地尽情交谈,还互相写了好多书信。 你就像那深沉广阔的万顷湖泽,又似那高耸挺拔的千丈青松。你心里没有那些机巧算计,没有琐事烦扰心胸。满座都是像我们这样不拘小节的酒友,又哪里会羡慕王公贵族呢。 你早年就怀有军事谋略,多年来都在幕府中任职。前些日子你到淮西去,归来后还向朝廷奏报了边地的战功。你在长乐殿接受皇帝的恩宠,喝得酩酊大醉才从明光宫出来。 你在旅舍中就像那悲啼的寒蝉,客居的梦境被飞鸿惊破。离家时还能看到春天的青草,回来时却已听到秋风的声音。月光冷冷地洒在楚城之上,淮河的波光穿透了结霜的夜空。 我们各自都要追求功业,应当激发内心深处的壮志豪情。分别之后若能彼此思念,又何必叹息山水阻隔呢。
关于作者
唐代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