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

池色净天碧,水凉雨凄凄。 快风从东南,荷叶翻向西。 性本爱鱼鸟,未能返岩谿。 中岁徇微官,遂令心赏睽。 及兹佐山郡,不异寻幽栖。 小吏趋竹径,讼庭侵药畦。 胡尘暗河洛,二陕震鼓鼙。 故人佐戎轩,逸翮凌云霓。 行军在函谷,两度闻莺啼。 相看红旗下,饮酒白日低。 闻君欲朝天,驷马临道嘶。 仰望浮与沈,忽如云与泥。 夜眠驿楼月,晓发关城鸡。 惆怅西郊暮,乡书对君题。

译文:

虢州郡斋南边的池塘,水色纯净得如同蓝天一样碧绿,清凉的雨水淅淅沥沥地飘落着,让人感觉有些凄清。一阵畅快的风从东南方向吹来,荷叶都纷纷向西方翻转。 我生性就喜爱鱼鸟等自然之物,一直想着能回到山林溪谷中去生活。可到了中年却为了那微小的官职而奔波,这就使得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都被搁置一旁了。 如今我来到这山间的州郡任职,倒也和寻觅幽静的栖息之地没什么不同。小吏们在竹径间匆匆奔走,那原本该处理诉讼的庭院都快侵占到药圃的畦埂了。 现在胡人的战乱使得黄河、洛水一带陷入昏暗,二陕地区也能听到战鼓的轰鸣声。我的老朋友你辅佐着军事行动,就像矫健的鸟儿能直入云霄。你在函谷关行军,已经度过了两个莺啼的时节。 我们曾经在红旗下相互对望,一同饮酒直到夕阳西下。听说你要前往朝廷,拉车的四匹马在道路旁嘶鸣。我抬头仰望,感觉我们的境遇就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,差距如此之大。 你夜晚在驿楼伴着明月入眠,清晨在关城的鸡鸣声中出发。在这西郊的暮色中,我满心惆怅,对着你写下这封家书,抒发我的感慨。
关于作者
唐代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