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

昨夜云际宿,旦从西峰回。 不见林中僧,微雨潭上来。 诸峰皆青翠,秦岭独不开。 石鼓有时鸣,秦王安在哉。 东南云开处,突兀狝猴台。 崖口悬瀑流,半空白皑皑。 喷壁四时雨,傍村终日雷。 北瞻长安道,日夕生尘埃。 若访张仲蔚,衡门满蒿莱。

译文:

昨晚我在终南山云际精舍借宿,清晨便从西峰折返回来。 本想寻访林中的法澄上人,却未能见到他,此时微微细雨从潭上飘来。 周围的座座山峰都一片青翠,唯有秦岭还笼罩在云雾中,看不清模样。 石鼓偶尔会发出声响,可当年喜好石鼓的秦始皇如今又在哪里呢? 在东南方云雾散开的地方,狝猴台突兀地矗立着。 山崖的缺口处悬挂着瀑布飞流直下,半山腰一片白茫茫的。 瀑布飞泻冲击着石壁,四季都像是下着雨,靠近村子的地方整天都响着如雷般的轰鸣声。 向北眺望通往长安的道路,傍晚时分扬起了阵阵尘埃。 如果有人要去寻访像张仲蔚那样的隐者,恐怕只能看到那简陋的衡门周围长满了野草。
关于作者
唐代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