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

一驿过一驿,驿骑如星流。 平明发咸阳,暮及陇山头。 陇水不可听,呜咽令人愁。 沙尘扑马汗,雾露凝貂裘。 西来谁家子,自道新封侯。 前月发安西,路上无停留。 都护犹未到,来时在西州。 十日过沙碛,终朝风不休。 马走碎石中,四蹄皆血流。 万里奉王事,一身无所求。 也知塞垣苦,岂为妻子谋。 山口月欲出,先照关城楼。 谿流与松风,静夜相飕飗。 别家赖归梦,山塞多离忧。 与子且携手,不愁前路修。

译文:

一个驿站接着一个驿站,驿使的坐骑如流星般飞驰而过。天刚亮就从咸阳出发,傍晚时分便抵达了陇山的山头。 陇山的流水声实在不忍听闻,那呜呜咽咽的声响让人满心忧愁。一路上沙尘不断扑打在马身上,汗水混合着沙尘,雾露凝结在貂皮裘衣之上。 从西边过来的是哪家的子弟呢?他自称刚刚被封了侯。前一个月从安西出发,一路上马不停蹄,片刻也没停留。都护还没有到达,他来的时候都护正在西州。 他说自己十天内穿越了沙漠,整天狂风都不曾停歇。马在碎石中奔跑,四只蹄子都流着鲜血。 他不远万里来奉王命做事,一心只为国家,自己一无所求。他心里也清楚边塞生活的艰苦,但绝不是为了妻儿才来谋取功名。 山口上月亮即将升起,月光先照亮了关城的城楼。山溪的流水声和松间的风声,在这寂静的夜晚相互交织,发出飕飗的声响。 离家在外只能依赖归乡的梦来慰藉自己,身处边塞心中满是离别的忧愁。不过,我要与你携手同行,不必担忧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。
关于作者
唐代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