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风 十八

天津三月时,千门桃与李。 朝为断肠花,暮逐东流水。 前水复后水,古今相续流。 新人非旧人,年年桥上游。 鸡鸣海色动,谒帝罗公侯。 月落西上阳,余辉半城楼。 衣冠照云日,朝下散皇州。 鞍马如飞龙,黄金络马头。 行人皆辟易,志气横嵩丘。 入门上高堂,列鼎错珍羞。 香风引赵舞,清管随齐讴。 七十紫鸳鸯,双双戏庭幽。 行乐争昼夜,自言度千秋。 功成身不退,自古多愆尤。 黄犬空叹息,绿珠成衅讐。 何如鸱夷子,散发櫂扁舟。

译文:

在三月的天津桥上,千家万户的桃树和李树都开满了花。早晨这些花还让人看了心生怜爱,仿佛是断肠花一般惹人怜惜,可到了傍晚,它们就随着东去的流水消逝了。 前面的水流走了,后面的水又涌上来,从古至今,这河水就这样连绵不断地流淌着。每年在这桥上游玩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,新的人已不是过去的那些人了。 鸡叫的时候,天边的海色开始有了变化,公侯们排着队去朝见皇帝。月亮落到了西上阳宫的后面,余晖洒在半座城楼上。 大臣们穿着华丽的衣冠,光彩照人,仿佛能与云日争辉。早朝结束后,他们各自散去在京城之中。他们骑着的马像飞龙一样矫健,马头上还装饰着黄金络头。路上的行人见了都纷纷避让,这些人的志气之高,仿佛能横贯嵩山。 他们回到家中,走上高大的厅堂,堂中摆满了精美的餐具,里面盛着各种珍贵的美食。香气中舞女跳起了赵国的舞蹈,清脆的管乐声中歌手唱起了齐国的歌谣。庭院深处有七十对紫鸳鸯,成双成对地嬉戏着。 他们日夜都在寻欢作乐,还自认为能这样度过千秋万代。可是,立下功劳后却不懂得隐退,自古以来这样的人大多会招来灾祸。 就像秦朝的李斯,在被处死前只能空自叹息不能再带着黄狗去打猎;西晋的石崇,因为绿珠而招来杀身之祸。 他们怎么就比不上春秋时期的范蠡呢?范蠡功成身退,披散着头发驾着小船,自在地遨游于江湖之中。
关于作者
唐代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