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唐代 孟浩然 赠道士参寥 赠道士参寥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• 孟浩然 蜀琴久不弄,玉匣细尘生。 丝脆弦将断,金徽色尚荣。 知音徒自惜,聋俗本相轻。 不遇钟期听,谁知鸾凤声。 译文: 蜀地所产的琴已经很久没有弹奏了,那精美的琴匣里都生出了细细的灰尘。 琴弦变得脆弱,快要断了,不过琴身镶嵌的金属琴徽色泽依旧光彩照人。 我这样的知音之人只能独自怜惜这把琴,那些不懂音乐的俗人向来就轻视它。 如果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来倾听,又有谁能知晓这琴能发出如同鸾凤和鸣般美妙的声音呢? 标签: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• 孟浩然 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