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橘

明发览群物,万木何阴森。 凝霜渐渐水,庭橘似悬金。 女伴争攀摘,摘窥碍叶深。 竝生怜共蒂,相示感同心。 骨刺红罗被,香黏翠羽簪。 擎来玉盘里,全胜在幽林。

译文:

清晨起来环顾周围的各种事物,只见众多树木都显得那么阴森萧瑟。 寒霜凝结在渐渐干涸的水面上,而庭院中的橘子就像悬挂着的金子一样耀眼。 姑娘们相互争抢着去攀折采摘橘子,想要摘下橘子,却被茂密的树叶遮挡,阻碍了视线。 她们喜爱那些并蒂而生的橘子,互相展示着,感慨着彼此心意相通。 橘子的刺扎破了红色绫罗被子,橘子的香气沾染在了翠羽发簪上。 把摘来的橘子放在玉盘里,这可比它们长在幽深的树林里还要美好。
关于作者
唐代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