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逢道士云公

春余草木繁,耕种满田园。 酌酒聊自劝,农夫安与言。 忽闻荆山子,时出桃花源。 采樵过北谷,卖药来西村。 村烟日云夕,榛路有归客。 杖策前相逢,依然是畴昔。 邂逅欢觏止,殷勤叙离隔。 谓予搏扶桑,轻举振六翮。 奈何偶昌运,独见遗草泽。 既笑接舆狂,仍怜孔丘厄。 物情趋势利,吾道贵闲寂。 偃息西山下,门庭罕人迹。 何时还清溪,从尔炼丹液。

译文:

暮春时节,山中草木繁茂,田园里到处都是忙着耕种的人们。我自斟自饮,姑且劝自己喝上几杯,这些农夫又哪里能和我有共同语言呢。 忽然听说有位像古代荆山隐士那样的云公道士,时常会从如同桃花源般的居所出来。他有时候到北谷去砍柴,有时候到西村来卖药。 傍晚时分,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,那长满榛莽的小路上有归来的行人。我拄着拐杖前行,与他迎面相逢,他还是和往昔一样。 偶然相遇,大家都十分欢喜,彼此热情地诉说着分别后的情况。他说我有像搏击扶桑的大鹏一样的志向,振翅高飞、轻身远举。可叹我虽赶上了昌盛的时运,却还是被遗落在民间草野。 他既嘲笑接舆那种佯狂避世的行为,又怜悯孔子一生的困顿坎坷。世间之人都趋炎附势,而我们所崇尚的大道贵在清闲寂静。 他隐居在西山之下,门庭很少有外人的踪迹。我心想,什么时候能再回到清澈的溪水边,跟他一起炼制那神奇的丹药呢。
关于作者
唐代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