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唐代 孟浩然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5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• 孟浩然 西山多奇状,秀出倚前楹。 停午收彩翠,夕阳照分明。 吾师住其下,禅坐证无生。 结庐就嵌窟,剪苕通往行。 谈空对樵叟,授法与山精。 日暮方辞去,田园归冶城。 译文: 西山有着许多奇特的景象,那秀丽的山峰就好像依偎在寺庙前的柱子旁。 到了正午时分,西山那五彩斑斓的翠色似乎收敛了一些;夕阳西下时,山峰的轮廓却又清晰地映照在余晖之中。 我的老师明禅师就居住在这西山之下,他常常禅坐修行,证悟那无生无灭的境界。 他在陡峭的山壁洞穴旁搭建了简陋的庐舍,还修剪掉那些杂乱的芦苇开辟出一条可以通行的小路。 他会和打柴的老翁谈论空性的道理,仿佛也在给山中的精灵传授佛法。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,我这才起身告辞,朝着冶城的田园归去。 标签: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• 孟浩然 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