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鹿门山

清晓因兴来,乘流越江岘。 沙禽近方识,浦树遥莫辨。 渐至鹿门山,山明翠微浅。 岩潭多屈曲,舟檝屡回转。 昔闻庞德公,采药遂不返。 金涧饵芝术,石床卧苔藓。 纷吾感耆旧,结揽事攀践。 隐迹今尚存,高风邈已远。 白云何时去,丹桂空偃蹇。 探讨意未穷,回艇夕阳晚。

译文:

清晨时分,我因兴致勃发,乘船顺流而下,越过了江岘。 近岸边,那些沙滩上的水鸟,到跟前我才辨认出它们的模样;远处水滨的树木,模模糊糊怎么也看不清楚。 渐渐地,船靠近了鹿门山,山色明朗,那翠绿的山峦颜色浅浅的。 山中的岩石和水潭迂回曲折,小船不得不多次调转方向。 以前我听闻庞德公,到这山里采药就再也没回去。 他在金涧服食芝术等草药,在长满苔藓的石床上休憩。 我思绪纷纷,对这位前辈充满了感慨,于是系好衣物开始登山探访。 庞德公隐居的痕迹如今还留存着,可他那高尚的风范却已离我们很遥远了。 白云啊,不知何时飘去;那丹桂徒然地高耸着。 我对这山水和古人故事的探寻兴致正浓,却发现小船回程时夕阳已经西下。
关于作者
唐代孟浩然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