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唐代 孟浩然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6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• 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,雨后宜返照。 闭关久沈冥,杖策一登眺。 遂造幽人室,始知静者妙。 儒道虽异门,云林颇同调。 两心相喜得,毕景共谈笑。 暝还高窗眠,时见远山烧。 缅怀赤城标,更忆临海峤。 风泉有清音,何必苏门啸。 译文: 翠微寺处在终南山里,一场雨后,夕阳的余晖洒下,景色格外宜人。 上人长时间闭关修行,沉浸在这寂静的世界中,我拄着拐杖前来登高远眺。 我一路寻到了这位幽居之人的禅房,这才知晓了内心宁静之人的妙处。 儒家和道家虽然流派不同,但在寄情云山林泉这方面,倒是颇为一致。 我和上人彼此心意投合,十分欢喜,一直到傍晚都在一起谈笑。 天色渐晚,我回到高窗边的住处入眠,不时能看见远处山峦上燃烧的野火。 此时,我不禁缅怀起赤城山那高耸的标志,更忆起临海的那座峻岭。 山间的风声和泉水声有着清脆悦耳的音韵,又何必去学孙登在苏门山那样长啸呢。 标签: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• 孟浩然 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