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试明堂火珠

正位开重屋,凌空出火珠。 夜来双月满,曙后一星孤。 天净光难灭,云生望欲无。 遥知太平代,国宝在名都。

译文:

在那巍峨的明堂之上,正位之处建造起层层叠叠的宫殿楼阁。一颗火珠高高地矗立在空中,显得格外引人注目。 到了夜晚时分,这火珠散发的光芒与天上的月亮交相辉映,就好像天空中有两轮圆满的月亮一样。而当黎明的曙光出现之后,月亮渐渐隐去,这火珠就独自闪耀着,宛如天际中一颗孤独的星星。 在晴朗无云的日子里,火珠的光芒明亮且难以熄灭,持续地散发着耀眼的光辉。可一旦天空中涌起了云朵,这火珠的光芒就好像要被遮住,几乎看不见了。 我远远就能想到,在这太平盛世里,像明堂火珠这样的国宝,就安放在这繁华的都城之中,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器物,更是国家昌盛、太平的象征啊。
关于作者
唐代崔曙

崔曙(约704-739),河南登封人,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,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。曾隐居河南嵩山。以《试明堂火珠》诗得名。其诗多写景摹物,同时寄寓乡愁友思。词句对仗工整,辞气多悲。代表作有《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》、《奉试明堂火珠》、《途中晓发》、《缑(音gou沟)山庙》、《登水门楼,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,因以感兴》、《对雨送郑陵》等。其诗中“天净光难灭,云生望欲无”、“涧水流年月,山云变古今”、“旅望因高尽,乡心遇物悲”、“流落年将晚,悲凉物已秋”等都是极佳的对句。诗一卷(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五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