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

支公已寂灭,影塔山上古。 更有真僧来,道场救诸苦。 一承微妙法,寓宿清净土。 身心能自观,色相了无取。 森森松映月,漠漠云近户。 岭外飞电明,夜来前山雨。 然灯见栖鸽,作礼闻信鼓。 晓霁南轩开,秋华净天宇。 愿言出世尘,谢尔申及甫。

译文:

支公(高僧)已然圆寂,他的灵塔在山上历经悠悠岁月。 如今又有真正的高僧来到这里,在道场中拯救众生脱离各种苦难。 我有幸承接了这微妙的佛法,暂时寄宿在这清净的佛地。 我能够自我观照身心,对于外在的形象和表象全然不执着。 那茂密的松林映衬着明月,漠漠的云朵似乎靠近了门户。 山岭之外闪电明灭,夜里前山降下了一场雨。 点亮灯盏,能看见栖息的鸽子,行礼的时候听闻了寺院报时的鼓声。 清晨雨过天晴,南面的轩窗打开,秋天的美景净化了天空。 我衷心希望能够超脱尘世,告别像申伯、仲山甫那样的尘世贤达之人。
关于作者
唐代崔曙

崔曙(约704-739),河南登封人,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,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。曾隐居河南嵩山。以《试明堂火珠》诗得名。其诗多写景摹物,同时寄寓乡愁友思。词句对仗工整,辞气多悲。代表作有《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》、《奉试明堂火珠》、《途中晓发》、《缑(音gou沟)山庙》、《登水门楼,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,因以感兴》、《对雨送郑陵》等。其诗中“天净光难灭,云生望欲无”、“涧水流年月,山云变古今”、“旅望因高尽,乡心遇物悲”、“流落年将晚,悲凉物已秋”等都是极佳的对句。诗一卷(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五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