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史十一首 五

秦灭汉帝兴,南山有遗老。 危冠揖万乘,幸得厌征讨。 当君逐鹿时,臣等已枯槁。 宁知市朝变,但觉林泉好。 高卧三十年,相看成四皓。 帝言翁甚善,见顾何不早。 咸称太子仁,重义亦尊道。 侧闻骊姬事,申生不自保。 暂出商山云,朅来趋洒扫。 东宫成羽翼,楚舞伤怀抱。 后代无其人,戾园满秋草。

译文:

秦朝灭亡,汉朝兴起,终南山里有几位遗老。他们戴着高冠,向天子拱手行礼,庆幸从此不用再经历征战讨伐之苦。 当陛下您在中原逐鹿、争夺天下的时候,我们这些人就已经如枯木槁草般隐居山林了。哪里知道市井朝廷会发生这么多变化,只觉得山林泉水才是最好的去处。 我们高卧山林三十年,相互看着都成了像商山四皓那样的老者。皇帝说:“诸位老人家真是贤德啊,怎么不早点来辅佐我呢。” 大家都称赞太子仁义,既重情义又尊崇道德。我们私下听说过骊姬陷害申生的事情,申生最终无法保全自己。 于是我们暂且离开商山的白云,前来为朝廷效力。我们辅佐太子,让太子有了强大的羽翼,项羽的旧部起舞让刘邦改立太子的想法破灭而伤感。 可惜后代再也没有像商山四皓这样的贤人了,戾园如今已是秋草满布,一片凄凉。
关于作者
唐代李华

李华(约715-766),唐代散文家,诗人。字遐叔,赵郡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开元二十三年(735)进士,天宝二年(743)登博学宏辞科,官监察御使、右补阙。安禄山陷长安时,被迫任凤阁舍人。“安史之乱”平定后,贬为杭州司户参军。唐代宗大历元年(766年)病故。作为著名散文家,与萧颖士齐名,世称"萧李"。并与萧颖士、颜真卿等共倡古义,开韩、柳古文运动之先河。其传世名篇有《吊古战场文》。亦有诗名。原有集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李遐叔文集》四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