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史十一首 三

巢许在嵩颍,陶唐不得臣。 九州尚洗耳,一命安能亲。 緜邈数千祀,丘中谁隐沦。 朝游公卿府,夕是山林人。 蒲帛扬侧陋,薜萝为缙绅。 九重念入梦,三事思降神。 且设庭中燎,宁窥泉下鳞。

译文:

巢父和许由隐居在嵩山和颍水一带,尧帝也无法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臣子。当时整个天下都传颂着他们厌恶听闻政治之事而洗耳的高洁行为,像入朝为官这样的事他们又怎会亲近呢? 时光悠悠,已经过去了数千年,如今在山林丘壑中,还有谁能像他们那样真正隐居呢?现在的人早上还在公卿的府邸里奔走交游,晚上就宣称自己是隐居山林的人。 朝廷用蒲车和束帛去征召那些隐居的贤才,使得原本身着薜萝(象征隐居)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达官显贵。天子在睡梦中都惦记着贤才,朝廷大臣们也盼望着贤才降临。 朝廷虽然在庭院中燃起了大火(表示礼贤下士),却哪里能看到那些真正像潜藏在泉水之下的鱼一样,无意出仕的贤才呢。
关于作者
唐代李华

李华(约715-766),唐代散文家,诗人。字遐叔,赵郡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开元二十三年(735)进士,天宝二年(743)登博学宏辞科,官监察御使、右补阙。安禄山陷长安时,被迫任凤阁舍人。“安史之乱”平定后,贬为杭州司户参军。唐代宗大历元年(766年)病故。作为著名散文家,与萧颖士齐名,世称"萧李"。并与萧颖士、颜真卿等共倡古义,开韩、柳古文运动之先河。其传世名篇有《吊古战场文》。亦有诗名。原有集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李遐叔文集》四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