疲兵篇

骄虏乘秋下蓟门,阴山日夕烟尘昏。 三军疲马力已尽,百战残兵功未论。 阵云泱漭屯塞北,羽书纷纷来不息。 孤城望处增断肠,折剑看时可沾臆。 元戎日夕且歌舞,不念关山久辛苦。 自矜倚剑气凌云,却笑闻笳泪如雨。 万里飘飖空此身,十年征战老胡尘。 赤心报国无片赏,白首还家有几人。 朔风萧萧动枯草,旌旗猎猎榆关道。 汉月何曾照客心,胡笳只解催人老。 军前仍欲破重围,闺里犹应愁未归。 小妇十年啼夜织,行人九月忆寒衣。 饮马滹河晚更清,行吹羗笛远归营。 只恨汉家多苦战,徒遗金镞满长城。

译文:

骄横的敌虏趁着秋天的时节直逼蓟门,阴山一带从早到晚都被弥漫的烟尘笼罩,一片昏暗。 军队里的士兵和马匹都已疲惫不堪,马力耗尽。这些历经百战的残兵,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还未得到应有的评定。 那浓重的战云广阔无垠地聚集在塞北,告急的文书纷纷不断地传来。望着那座孤立的城池,更让人肝肠寸断;看着那折断的宝剑,不禁泪湿胸膛。 主将却从早到晚只顾着寻欢作乐、歌舞升平,丝毫不念及士兵们在关山之间长久征战的辛苦。他们自恃手中的宝剑,气焰嚣张、不可一世,还嘲笑那些听到胡笳声而落泪的士兵。 士兵们孤身一人在万里之外漂泊,在胡地的烟尘中征战了十年,人都渐渐老去。他们怀着赤诚之心报效国家,却没有得到丝毫的奖赏,到了头发花白还能活着回家的又有几人呢? 北风萧萧地吹动着干枯的野草,旌旗在榆关的道路上猎猎作响。那汉朝的明月啊,何曾照进过游子的心里;胡笳声只能让人在时光中慢慢老去。 在军队前方,士兵们还想着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;而在故乡的闺房里,妻子们应该还在忧愁着丈夫未归。年轻的妇人十年来夜夜哭泣着织布,远行的士兵九月里就开始思念家中寄来的寒衣。 傍晚时分,在滹河边饮马,河水更加清澈。士兵们吹奏着羌笛,慢慢回到营地。只可恨汉朝战事频繁,徒然留下无数的箭头布满了长城。
关于作者
唐代刘长卿

刘长卿(约726 — 约786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