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唐代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七 从军行七首 七 3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• 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,山北山南总是烽。 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 译文: 玉门关外的山峦像屏障一样,一重接着一重,数也数不清。山的南面和北面,到处都能看到燃起的烽火,那是战争的信号。 战士们依靠着远方的戍楼坚守岗位,时刻注视着烽火台上的火光,因为那火光传递着军情。战马在深山里奔跑,马蹄声渐渐远去,很快就连影子都看不见了,它们也正奔赴着可能爆发战斗的地方。 标签: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• 王昌龄 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