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谿玩月

月从断山口,遥吐柴门端。 万木分空霁,流阴中夜攒。 光连虚象白,气与风露寒。 谷静秋泉响,岩深青霭残。 澄清入幽梦,破影抱空峦。 恍惚琴窗里,松谿晓思难。

译文:

月亮从那断开的山口处缓缓升起,远远地将清辉洒落在柴门的一端。 万千树木在晴朗的夜空中各自分明,流动的月影在半夜时分聚集在一起。 月光与那天空中虚幻的景象融为一体,泛着洁白的光亮,周围的气息也如同风露一般带着丝丝寒意。 山谷静谧,秋泉流淌的声响格外清晰,山岩幽深,青色的雾气还残留着。 这澄澈的月色融入了我清幽的梦境,破碎的月影拥抱着空旷的山峦。 我仿佛恍惚间置身于琴窗之内,面对松间溪水,到了拂晓时分,这思绪更让人难以排解。
关于作者
唐代王昌龄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