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笳曲

城南虏已合,一夜几重围。 自有金笳引,能沾出塞衣。 听临关月苦,清入海风微。 三奏高楼晓,胡人掩涕归。

译文:

在城南,敌人已经完成了合围,一整个夜晚,我方军队被重重围困了好几层。 那吹奏金笳所发出的乐曲声,饱含着离情别绪,连出征塞外之人的衣服都被这悲音引得浸湿了。 在边关的明月下聆听这胡笳之音,更觉凄苦,那清越的声音仿佛随着微弱的海风飘入远方。 胡笳曲反复吹奏了三遍,天色已晓,高楼外的胡人都掩面流泪,纷纷退去。
关于作者
唐代王昌龄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