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行入泾州

倦此山路长,停骖问宾御。 林峦信回惑,白日落何处。 徙倚望长风,滔滔引归虑。 微雨随云收,蒙蒙傍山去。 西临有边邑,北走尽亭戍。 泾水横白烟,州城隐寒树。 所嗟异风俗,已自少情趣。 岂伊怀土多,触目忻所遇。

译文:

我已厌倦了这漫长的山路,停下马车询问驾车的人。山林峰峦真是让人迷茫困惑,夕阳不知会落在何处。 我徘徊着遥望长风,那风声滔滔不绝,勾起了我归家的思绪。细雨随着云朵消散而停歇,雨雾蒙蒙地顺着山远去。 向西望去有一座边境的城邑,往北都是亭障和营垒。泾水之上横浮着白色的烟雾,泾州城隐匿在寒树之中。 可叹这里的风俗与家乡不同,这已经让我提不起什么兴致。难道是我太过眷恋故土吗?只是眼前所见的一切实在难以让我感到欣喜。
关于作者
唐代王昌龄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