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江口作

漭漭江势阔,雨开浔阳秋。 驿门是高岸,望尽黄芦洲。 水与五谿合,心期万里游。 明时无弃才,谪去随孤舟。 鸷鸟立寒木,丈夫佩吴钩。 何当报君恩,却系单于头。

译文:

浩渺广阔的江水声势浩大,一场雨过后,浔阳的秋天已然开启。 驿站的大门正对着高高的江岸,极目远眺,能望到那长满黄芦的沙洲。 这里的江水与五谿之水相互汇合,我心中一直期盼着能游历万里河山。 在这政治清明的时代本不应有被弃置的人才,可我却被贬官,只能独自乘孤舟离去。 凶猛的鸷鸟站立在寒树上,大丈夫身佩着锋利的吴钩。 什么时候才能报答君王的恩情呢?我定要擒获单于,为国建功。
关于作者
唐代王昌龄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