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凉原上作

阴岑宿云归,烟雾湿松柏。 风凄日初晓,下岭望川泽。 远山无晦明,秋水千里白。 佳气盘未央,圣人在凝碧。 关门阻天下,信是帝王宅。 海内方晏然,庙堂有奇策。 时贞守全运,罢去游说客。 予忝兰台人,幽寻免贻责。

译文:

昏暗的山峦间,昨夜停留的云朵缓缓归去,山间的烟雾打湿了苍松翠柏。 寒风凄冷,太阳刚刚破晓,我走下山岭眺望山川湖泽。 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模糊不清,难以分辨明暗,千里秋水一片银白。 祥瑞的气息盘绕在未央宫一带,圣明的君主在凝碧池旁理政。 函谷关等关隘扼守着天下的咽喉要道,这里确实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。 如今四海之内一片太平祥和,朝廷之中有高明奇特的治国策略。 当下时势安定,国家正处于全盛的运势,那些四处游说的人都被摒弃。 我有幸成为兰台的官员,闲暇时来这清幽之地探寻,应该不会遭到责备。
关于作者
唐代王昌龄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