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唐代 王昌龄 咏史 咏史 2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• 王昌龄 荷畚至洛阳,杖策游北门。 天下尽兵甲,豺狼满中原。 明夷方遘患,顾我徒崩犇。 自慙菲薄才,误蒙国士恩。 位重任亦重,时危志弥敦。 西北未及终,东南不可吞。 进则耻保躬,退乃为触藩。 叹息嵩山老,而后知其尊。 译文: 有人扛着畚箕来到洛阳,有人拄着拐杖前往北门游历。 此时天下到处都是战乱,豺狼一般的叛贼布满了中原大地。 世道艰难,国家正遭遇祸患,看看我自己,也只能四处奔逃。 我惭愧自己只有浅薄的才能,却错误地蒙受了国士般的恩遇。 我地位重要,责任也重大,在这危难的时局中,我的志向更加坚定。 西北的战事还没有结束,东南也不能轻易被敌人吞并。 如果向前冲锋,我会以保全自身为耻;要是后退,又会像被困在篱笆中的羊一样陷入困境。 我不禁叹息嵩山的隐士,到这时才明白他们的境界是多么令人尊崇。 标签: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• 王昌龄 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