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歌行

旷野饶悲风,飕飕黄蒿草。 系马倚白杨,谁知我怀抱。 所是同袍者,相逢尽衰老。 北登汉家陵,南望长安道。 下有枯树根,上有鼯鼠窠。 高皇子孙尽,千载无人过。 宝玉频发掘,精灵其奈何? 人生须达命,有酒且长歌。

译文:

空旷的原野上,悲凉的风呼呼地吹着,那黄蒿草也在风中瑟瑟作响。我把马系在白杨树上,独自倚靠在树旁,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愁绪和想法呢? 那些曾经一同战斗、情同手足的袍泽们,再相逢时,大家都已衰老。我向北登上汉朝皇帝的陵墓,向南眺望通往长安的大道。 脚下是已经干枯的树根,头顶的树上有鼯鼠做的巢穴。当年汉高祖的子孙们如今都已消失殆尽,这千年以来,几乎都没有人从这里经过。 陵墓里的宝玉不断被人发掘,那些陵墓主人的灵魂又能怎么办呢? 人生在世,应当通达知命,既然如此,有酒的时候就尽情高歌吧。
关于作者
唐代王昌龄
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