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山法王子,慧见息诸苦。 落发自南州,燕居在西土。 养正不因晦,得中宁患旅。 旷然长虚闲,即理寄行补。 四句了自性,一音亦非取。 橘柚故园枝,随人植庭户。 我地少安住,念天时启处。 宪卿文昌归,愉悦来晤语。 车骑践香草,仆人沐花雨。 长风散繁云,万里静天宇。 起灭信易觉,清真知有所。 逍遥高殿阴,六月无炎暑。 微言发新偈,粲粲如悬圃。 直心视惠光,在此大法鼓。
同房宪部应旋
译文:
衡山有一位修持佛法的高僧,凭借聪慧的见识消除了诸多苦痛。
他在南方剃度出家,如今在西方(可能指修行之地)安然居住。
他涵养纯正的品性,不会因时运晦暗而改变;坚守中正之道,又怎会担忧旅途漂泊。
他内心旷达,长久地处于虚静闲适的状态,将对佛法义理的领悟寄托于日常的修行之中。
他用简短的话语就能了悟人的自性,也不执着于单一的音声法相。
故乡橘柚树的枝条,随着人们被栽种在庭院里。
我居无定所,很少有安稳停留的时候,常常思念时节交替变化之处。
宪卿您从文昌归来,我们愉快地相见交谈。
您的车骑踏过芬芳的香草,仆人沐浴在如花瓣般的雨中。
长风吹散了繁密的云朵,万里天空一片宁静。
事物的生起和灭去,确实很容易察觉,我也明白清净纯真的境界是有根源的。
我们在高大宫殿的阴影下逍遥自在,六月的天气也感受不到炎热。
您用精妙的言辞说出新的偈语,光彩夺目如同悬圃的珍宝。
以坦诚之心看待您智慧的光芒,这就如同听闻了伟大佛法的鼓声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