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茅山五首 五

名岳征仙事,清都访道书。 山门入松柏,天路涵空虚。 南极见朝采,西潭闻夜渔。 远心尚云宿,浪迹出林居。 为己存实际,忘形同化初。 此行良已矣,不乐复何如。

译文:

我慕名来到这著名的茅山,探寻仙人的踪迹,还前往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清都去寻访道家的典籍。 走进茅山的山门,两旁是高大的松柏,仿佛在迎接我的到来。沿着通往天际的山路前行,四周一片空旷虚无,仿佛能与天地融为一体。 在山的南边,我看到了清晨绚丽的彩霞;在西边的水潭边,能听到夜里渔人捕鱼的声响。 我心怀高远,向往着能在云雾缭绕之处栖息;我行踪不定,离开了林间的居所继续游历。 我为了追求内心的本真,保存那实实在在的道性,忘却自身的形骸,与万物同化在最初的状态。 这一趟茅山之行实在是太美妙了,要是这样还不快乐,那又该如何快乐起来呢?
关于作者
唐代储光羲

储光羲(约706—763)唐代官员,润州延陵人,祖籍兖州。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举进士,授冯翊县尉,转汜水、安宣、下邽等地县尉。因仕途失意,遂隐居终南山。后复出任太祝,世称储太祝,官至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中,叛军攻陷长安,被俘,迫受伪职。乱平,自归朝廷请罪,被系下狱,有《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》诗,后贬谪岭南。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,尊称为“江南储氏之祖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