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茅山五首 三

平生非作者,望古怀清芬。 心以道为际,行将时不群。 兹山在人境,灵贶久传闻。 远势一峰出,近形千嶂分。 冬春有茂草,朝暮多鲜云。 此去亦何极,但言西日曛。

译文:

我这一生并非是那种能有非凡创作成就的人,只是遥望着古代贤人的事迹,心怀他们那高洁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。 我的内心以道作为边界和准则,行为举止和当时的世俗之人不同。 这座茅山虽然处于人间尘世之中,它所蕴含的神灵赐福的传说早已广为流传。 远远望去,茅山那独特的山势,一座高峰拔地而起;走近观看,它又被分割成无数的山峦。 这里无论冬天还是春天,都生长着茂密的青草;早晨和傍晚时分,天空常常飘浮着色彩鲜亮的云朵。 我这一次前往茅山,也不知道会走到哪里才算尽头,只知道西边的太阳已经渐渐西沉了。
关于作者
唐代储光羲

储光羲(约706—763)唐代官员,润州延陵人,祖籍兖州。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举进士,授冯翊县尉,转汜水、安宣、下邽等地县尉。因仕途失意,遂隐居终南山。后复出任太祝,世称储太祝,官至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中,叛军攻陷长安,被俘,迫受伪职。乱平,自归朝廷请罪,被系下狱,有《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》诗,后贬谪岭南。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,尊称为“江南储氏之祖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