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天竺寺

郡有化城最,西穷叠嶂深。 松门当涧口,石路在峰心。 幽见夕阳霁,高逢暮雨阴。 佛身瞻绀发,宝地践黄金。 云向竹谿尽,月从花洞临。 因物成真悟,遗世在兹岑。

译文:

在这郡里,天竺寺堪称最具超凡气象的佛地,它坐落在西边重重叠叠、深远无尽的山峦尽头。 松树林间的寺门正对着山涧的出口,石头铺就的小路蜿蜒盘绕,仿佛镶嵌在山峰的中心地带。 幽静之处,雨过天晴,夕阳洒下柔和的光辉;在高处行走时,又遭遇傍晚时分细雨带来的阴云。 走进寺内,瞻仰着佛身那青紫色的头发,脚下仿佛踏上了佛国那如黄金般珍贵的土地。 白云悠悠,飘向那翠竹丛生的山溪尽头;明月皎洁,从繁花簇拥的山洞上方洒下清辉。 我因眼前的这些自然景物和寺庙胜景而获得了真正的领悟,从此想要远离尘世,隐居在这座幽静的山峰之上。
关于作者
唐代綦毋潜

綦毋潜(692-749),字孝通,虔州(今江西南康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进士及第,授宜寿(今陕西周至)尉,迁左拾遗,终官著作郎,安史之乱后归隐,游江淮一代,后不知所终。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,与许多著名诗人如:李颀、王维、张九龄、储光羲、孟浩然、卢象、高适、韦应物过从甚密,其诗清丽典雅,恬淡适然,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。《全唐诗》收录其诗1卷,共26首,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,代表作《春泛若耶溪》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