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沈东美员外山池

仙郎偏好道,凿沼象瀛洲。 鱼乐随情性,船行任去留。 秦人辨鸡犬,尧日识巢由。 归客衡门外,仍怜返景幽。

译文:

沈员外你这位才俊特别喜爱道家的思想,你开凿的池塘就好似那传说中的瀛洲仙岛。 池里的鱼儿自由自在,顺着自己的情性快乐游动;池中的小船悠然飘荡,任凭自己驶向何方、停留何处。 来到这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,就像当年秦朝人进入桃花源能分辨出鸡犬之声那样,让人感到新奇又亲切;在这太平盛世里,我也能辨识出像巢父、许由那样的高洁隐士。 我这即将归去的游人站在你家简陋的门外,仍然怜惜这夕阳西下时那清幽美妙的景色。
关于作者
唐代綦毋潜

綦毋潜(692-749),字孝通,虔州(今江西南康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进士及第,授宜寿(今陕西周至)尉,迁左拾遗,终官著作郎,安史之乱后归隐,游江淮一代,后不知所终。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,与许多著名诗人如:李颀、王维、张九龄、储光羲、孟浩然、卢象、高适、韦应物过从甚密,其诗清丽典雅,恬淡适然,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。《全唐诗》收录其诗1卷,共26首,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,代表作《春泛若耶溪》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