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招隐寺绚公房

开士度人久,空岩花雾深。 徒知燕坐处,不见有为心。 兰若门对壑,田家路隔林。 还言证法性,归去比黄金。

译文:

高僧度化世人已经很长时间了,那空旷的山岩间花雾弥漫,深邃幽远。 我只知道这里是高僧安然静坐修行的地方,却看不到他有追求世俗作为的心思。 佛寺的门正对着山谷,通向农家的小路被树林阻隔。 高僧说证悟了佛法的本性,觉得这证悟比黄金还要珍贵,让人归心。
关于作者
唐代綦毋潜

綦毋潜(692-749),字孝通,虔州(今江西南康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进士及第,授宜寿(今陕西周至)尉,迁左拾遗,终官著作郎,安史之乱后归隐,游江淮一代,后不知所终。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,与许多著名诗人如:李颀、王维、张九龄、储光羲、孟浩然、卢象、高适、韦应物过从甚密,其诗清丽典雅,恬淡适然,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。《全唐诗》收录其诗1卷,共26首,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,代表作《春泛若耶溪》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