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唐代 綦毋潜 题栖霞寺 题栖霞寺 4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• 綦毋潜 南山势回合,灵境依此住。 殿转云崖阴,僧探石泉度。 龙蛇争翕习,神鬼皆密护。 万壑奔道场,群峰向双树。 天花飞不著,水月白成路。 今日观身我,归心复何处。 译文: 南山的山势连绵起伏,相互环绕聚合,这清幽灵秀的栖霞寺就依傍着这样的山水而建。 寺庙的殿堂掩映在云雾缭绕的山崖背阴处,僧人们探寻着山间的石泉,一步步走过。 寺中的壁画或是周边的奇景,仿佛龙蛇在飞舞腾挪,它们的动作迅速而灵动;这里好像有神鬼在暗中严密守护。 无数的沟壑仿佛都朝着这修行的道场奔腾而来,众多的山峰都朝着寺庙里的两棵菩提树簇拥环绕。 天空中仿佛有天花飘落,却又好像怎么也落不到地上;月光洒在水面上,洁白的水光好似铺就了一条道路。 如今我审视自身,想要找寻内心的归宿,可这归心又该去往何处呢? 标签: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• 綦毋潜 綦毋潜(692-749),字孝通,虔州(今江西南康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进士及第,授宜寿(今陕西周至)尉,迁左拾遗,终官著作郎,安史之乱后归隐,游江淮一代,后不知所终。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,与许多著名诗人如:李颀、王维、张九龄、储光羲、孟浩然、卢象、高适、韦应物过从甚密,其诗清丽典雅,恬淡适然,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。《全唐诗》收录其诗1卷,共26首,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,代表作《春泛若耶溪》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 纳兰青云 × 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