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香山寺石楼

夜宿翠微半,高楼闻暗泉。 渔舟带远火,山磬发孤烟。 衣拂云松外,门清河汉边。 峰峦低枕席,世界接人天。 霭霭花出雾,辉辉星映川。 东林曙莺满,惆怅欲言旋。

译文:

夜晚我投宿在这青翠的半山腰处,住在高楼之上,隐隐约约能听到山涧中流淌的泉水声。 远处江面上,渔舟带着微弱的火光在缓缓移动,山间寺庙里传来清脆的磬声,伴随着袅袅升起的孤烟。 我在外面漫步,衣衫轻轻拂过云雾缭绕中的松树;回到住处,感觉这寺门仿佛就挨着天河一般。 睡在枕席之上,仿佛那些峰峦都在我的身下,感觉整个世界好像连通了人间与天际。 朦胧的雾气中,花朵隐隐约约地探出头来;闪闪的星光倒映在山川的河流之中,波光粼粼。 东方的东林寺那边,破晓时分到处都是黄莺欢快的啼鸣声。我心中满是惆怅,真舍不得离开,可还是打算要回去了。
关于作者
唐代李颀
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