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

累荐贤良皆不就,家近陈留访耆旧。 韩康虽复在人间,王霸终思隐岩窦。 清冷池水灌园蔬,万物沧江心澹如。 妻子欢同五株柳,云山老对一床书。 昨日公车见三事,明君赐衣遣为吏。 怀章不使郡邸惊,待诏初从阙庭至。 散诞由来自不羁,低头授职尔何为。 故园壁挂乌纱帽,官舍尘生白接䍠。 寄书寂寂於陵子,蓬蒿没身胡不仕。 藜羹被褐环堵中,岁晚将贻故人耻。

译文:

高三十五多次被举荐为贤良之士,可他都没有去应召,他家靠近陈留,常去拜访当地的年高而有声望的人。他就像韩康一样虽还活在这世间,却有着像王霸那样最终想要隐居山林的心思。 他用清凉的池水浇灌园中的蔬菜,面对世间万物的沧桑变化,心境淡泊。他和妻子像陶渊明一家那样其乐融融,守着五株柳树,在云山之间,伴着满床的书籍慢慢老去。 昨天,朝廷的公车征召他,他见到了三位大臣,贤明的君主赏赐给他衣服,让他去做官。他怀揣着官印,行事低调,不让郡邸的人感到惊讶,他刚从宫廷领了待诏的身份来到这里。 可他向来自由散漫、不受拘束,低头接受官职这是为何呢?他家故园的墙上还挂着乌纱帽,官舍里他的白色帽子都落满了灰尘。 我给在寂静中隐居的于十一写信,问他,你在蓬蒿快要没过身子的地方隐居,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呢?你吃着野菜羹,穿着粗布衣服,住在狭小的屋子里,到了晚年这不是要让故友为你感到羞愧吗。
关于作者
唐代李颀
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