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西作

燕郊芳岁晚,残雪冻边城。 四月青草合,辽阳春水生。 胡人正牧马,汉将日征兵。 露重宝刀湿,沙虚金鼓鸣。 寒衣著已尽,春服与谁成。 寄语洛阳使,为传边塞情。

译文:

在燕地的郊野,美好的时光已然接近尾声,残留的积雪冻结在辽西这偏远的边城。 都到四月了,地上的青草才逐渐蔓延,连成一片,辽水河畔,春天的河水开始缓缓流淌。 北方的胡人此时正在悠闲地放牧着马匹,而我们汉朝的将领却每日都在征集士兵,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事。 夜晚的露水浓重,把将士们的宝刀都浸湿了;沙地松软不实,行军时敲击金鼓,鼓声似乎都带着一种空旷的回响。 御寒的衣服已经穿破用完了,可是春天的衣服又有谁来为征人做成呢? 真希望能捎个话给来自洛阳的使者啊,帮我把这边塞的情况和思乡之情传递给家乡的亲人。
关于作者
唐代崔颢

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,官至太仆寺丞,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。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《黄鹤楼》,据说李白为之搁笔,曾有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的赞叹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四十二首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