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科头 佛与众生不二

众生与佛无殊,大智不异于愚。 何须向外求宝,身田自有明珠。 正道邪道不二,了知凡圣同途。 迷悟本无差别,湼槃生死一如。 究竟攀缘空寂,惟求意想清虚。 无有一法可得,翛然自入无余。

译文:

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,下面是将其翻译成较为易懂的现代汉语: 众生和佛其实没有本质上的不同,有大智慧的人和愚笨的人在佛性上也并无差异。 何必向自身之外去寻求珍宝呢,每个人自己的心田中本来就有如同明珠般的佛性。 所谓的正道和邪道并非是截然分开的,要明白凡夫俗子和圣人走的其实是同一条道路。 迷惑和觉悟本来就没有差别,涅槃的境界和生死轮回也是一样的道理。 说到底,那些攀缘外境的行为最终都是空寂的,只需要让自己的意念和想法变得清净虚无。 世间没有一个实在的法可以去执着获得,当你能如此超脱,自然就会进入到无余涅槃的境界。
关于作者
唐代宝志

宝志,不知何许人。梁武帝敬事之,天监十三年卒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