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赞十首 三

法性本来常寂,荡荡无有边畔。 安心取舍之闲,被他二境回换。 敛容入定坐禅,摄境安心觉观。 机关木人修道,何时得达彼岸? 诸法本空无著,境似浮云会散。 忽悟本性元空,恰似热病得汗。 无智人前莫说,打你色身星散。

译文:

佛法的本性啊,原本就是恒常寂静的,它广阔无垠,没有边际。 若心里总在考虑该如何取舍,就会被这“取”与“舍”两种境界来回左右。 有的人为了修行,收敛面容去坐禅,控制外界景象来让内心安定,去除杂念妄念。 可这就如同机关木人去修道一样,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呢? 世间的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是空幻的,没有可执着之处,外界的景象就像飘浮的云朵,终有消散的时候。 倘若突然领悟到自己的本性原本就是空的,那就好似患热病的人出了汗,病一下子就好了。 这种高深的道理,可别在没有智慧的人面前说,不然他们会恼羞成怒,对你拳脚相加,打得你身体散架。
关于作者
唐代宝志

宝志,不知何许人。梁武帝敬事之,天监十三年卒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