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赞十首 一

大道常在目前,虽在目前难覩。 若欲悟道真体,莫除色声言语。 言语即是大道,不假断除烦恼。 烦恼本来空寂,妄情递相缠绕。 一切如影如响,不知何恶何好。 有心取相为宝,定知见性不了。 若欲作业求佛,业是生死大兆。 生死业常随身,黑暗狱中未晓。 悟理本来无异,觉后谁晚谁早。 法界量同太虚,众生智心自小。 但能不起吾我,湼槃法食常饱。

译文:

大道其实一直就在眼前,可虽然近在眼前却难以看清。 要是你想领悟到大道的真体,就不要去刻意摒弃色、声以及言语。 言语本身就是大道的体现,用不着去强行断除烦恼。 烦恼本质上是空幻寂静的,只是虚妄的情感相互缠绕,才让人觉得有烦恼。 世间一切就如同影子和回声一样虚幻不实,实在难以分辨什么是恶,什么是好。 如果心存执念去执着于表象,把这些当作珍宝,那肯定是无法真正明心见性的。 要是想着通过造作各种业行去求佛,要知道这些业行可是生死轮回的大征兆。 生死之业常常如影随形,人就像在黑暗的牢狱之中,懵懂无知。 一旦领悟了真理,就会发现一切原本没有差异,觉悟之后也就不存在谁晚谁早的分别了。 法界的广大如同浩瀚的太虚,而众生的智慧和内心却总是那么狭隘。 只要能够不生起自我的执着之念,就能常常享受涅槃法食带来的满足。
关于作者
唐代宝志

宝志,不知何许人。梁武帝敬事之,天监十三年卒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