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佛村乡在世界,四海三田遍满生。 佛共众生同一体,众生是佛之假名。 若欲见佛看三郡,田宅园林处处停。 或飞虚空中扰扰,或掷山水口轰轰。 或结群朋往来去,或复孤单而独行。 或使白日东西走,或使暗夜巡五更。 或乌或赤而复白,或紫或黑而黄青。 或大或小而新养,或老或少旧时生。 或身腰上有灯火,或羽翼上有琴筝。 或游虚空乱上下,或在草石乱纵横。 或无言行自出宅,或入土抗暂寄生。 或攅木孔为乡贯,或遍草木或窠城。 或转罗网为树巷,或卧土石作阶厅。 诸佛菩萨家如是,只个名为舍卫城。

译文:

各位佛所在的地方遍布于这世间,就如同在广阔的四海和人体的三田(中医概念)各处都生长着一样普遍。 佛和众生本是一体的,所谓众生,不过是佛的一个假托名称而已。 要是你想见到佛,就去看看这广袤的大地(这里“三郡”可宽泛理解为大地各处),那田宅、园林处处都有佛的存在迹象。 佛的显现形态多种多样,有的好似在虚空中纷纷扰扰地飞舞,有的像在山水间发出轰轰的声响。 有的结成一群朋友来来往往,有的则孤独地独自前行。 有的在白天里四处奔走,有的在黑夜里巡查五更(代表整个夜晚)。 有的呈现出乌色,有的是赤色,还有的是白色,也有紫色、黑色、青色、黄色等各种颜色。 有的身形或大或小,是新诞生不久的;有的或老或少,是旧时就已存在的。 有的身上好似有灯火闪耀,有的羽翼上仿佛有琴筝之音。 有的在虚空中杂乱地上下翻飞,有的在草石间纵横无序地游走。 有的一声不吭就自行走出居所,有的钻入土中暂时安身。 有的以木孔为自己的家乡所在,有的遍布在草木之间,有的栖息在巢穴般的城邑里。 有的把罗网转变为街巷,有的卧在土石之上当作台阶和厅堂。 诸佛菩萨的世界就是如此这般,而这整个就被称作舍卫城。 需要说明的是,傅翕这首诗充满了佛教的玄理和想象,以上翻译尽量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用通俗的话表达,但可能仍有一些佛教概念较难完全准确地转化为直白的现代汉语。
关于作者
唐代傅翕

傅翕,字玄风,一名即灵璨,字德素。俗姓楼,东阳郡乌伤县竹山里人。建武四年生。居婺州双林寺。世称傅大士、双林大士。太建元年卒,年七十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