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见邪见非边不离边,颠倒分别亦非缘。 自心非心念非念,常来常去实无迁。 犹若金刚难沮坏,诸佛用此作金坚。 世人称誉涅槃妙,余道生死最深玄。 即是无生之上忍,又是摩诃无碍禅。 正士由心于是定,不为八风之所牵。 天乐之在无心恋,小小财色岂能缠。 随逢苦乐心无变,永别忆想忘忧煎。 虚心无人无我所,任性浮沈如似颠。 实照常法知无定,知法无性号为贤。 行路难,路难非空亦非有。 有无双遗两俱存,俱存无遗亦无受。
行路难二十篇(幷序) 第十五章明空有不违
译文:
你看啊,那些错误的见解、偏执的极端其实并没有脱离事物的边际。人们颠倒事实、妄加分别,这也并非事物的真正缘由。
自己的内心并非是固定不变的那种心念,心念也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状态。人看似常常来来去去,但实际上本质并没有变迁。
这就如同金刚一样难以被摧毁,诸佛就是凭借这种心性达到了如金刚般的坚固。
世人都称赞涅槃境界的美妙,可我却认为生死之事才蕴含着最深刻的玄机。
这种对生死的体悟,既是对无生法忍的最高境界的领悟,又是一种无比高深、毫无阻碍的禅定。
真正的贤士凭借内心达到这种定境,不会被世间的八种境遇(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)所左右。
哪怕身处天界享受美妙的音乐,他们也不会心生贪恋,更不会被那微小的财物和美色所纠缠。
无论遇到痛苦还是快乐,他们的内心都不会有丝毫改变,永远告别那些杂念和忧愁的煎熬。
他们内心虚空,没有自我的概念,也不执着于自我所拥有的一切,放任心性,看似疯癫却自在随心。
他们切实地观察世间的常法,知道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,明白一切法都没有固定的本性,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贤能之士。
行路真难啊,这世间的路,既不是空无所有,也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。
有和无这两者都要摒弃,但同时它们又都实际存在。它们共同存在,无需刻意摒弃,也无需执着接受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