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,寂静无门为法门。 一切法中心为主,余今不复得心源。 究检心源既不得,岂知诸法并无根。 用此无根心照境,照之分明弥复惛。 即此惛心还自照,正照之理未曾存。 照之与境俱差异,是故智士不能论。 世人往往强分别,无中照见乱精魂。 若能智照亡非照,分别智照复还奔。 诸法本尔谁人作,寂静无寂亦无喧。 故知众生颠倒想,还是众生无上尊。 行路难,路难舍痴而非痴。 飞禽走兽我能伏,只个心贼独难治。
行路难二十篇(幷序) 第十三章明寂静无照无得
译文:
你看啊,世间的各种法(事物、现象、道理等)都不过是凭借着空幻的概念来进行设置和表述的,真正的寂静其实没有固定的门径,而这没有门径的寂静才是真正的法门。
在一切法之中,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。可如今我已经找不到心的根源了。
当我深入探究心的根源却一无所获时,也就明白了各种法其实都没有根本。
用这没有根本的心去映照外界的境象,虽然看似照得很清楚,实际上却更加糊涂了。
就用这糊涂的心再反过来自我映照,可这所谓正确映照的道理根本就不存在。
映照的心和所映照的境象都是有差异的,所以那些有智慧的人也难以用言语来论述清楚。
世间的人常常强行去分别各种事物,在本就空无的状态中去“照见”一些东西,结果搞得自己神魂错乱。
如果能够用智慧去映照,并且忘却这所谓的“照”,那么那种分别的念头和智慧的映照就会自然消散。
各种法本来就是如此,哪里是谁创造出来的呢?真正的寂静,既没有所谓的“寂”的状态,也没有喧闹的状态。
由此可知,众生那些颠倒的想法,其实也是众生自身所具有的无上尊贵的体现。
行走在人生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啊,要舍弃愚痴却发现这愚痴并非真的愚痴。
飞禽走兽我都能够降服,可唯独内心的这个“贼”,却最难治理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