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神颂

渺渺空无象,悠悠感有情。 敬则承天贶,泄则被魔精。 吉凶随运起,否泰应缘生。 道贵珠玉,神惟在至诚。 丹碧尽勤苦,恳欵竭中情。 自然通大圣,皆得降明灵。 捻香陈所愿,稽首冀嘉祯。 天尊常寂静,回心礼杳冥。

译文:

这是一首带有道教色彩的送神颂诗,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: 那冥冥渺渺的世界里似乎没有具体的形象,可它却能让我们心中悠悠地生出种种情思与感应。 当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神灵,就能承接上天的恩赐与福泽;要是行为轻慢随意,就可能被魔怪的精邪所侵害。 吉凶的事情会随着命运的流转而兴起,顺遂与困顿也会应着机缘而产生。 “道”的珍贵就如同珠玉一般,而想要与神灵沟通,关键在于怀有最诚挚的心意。 我们绘制神龛、装饰庙宇,这些丹碧之事都付出了辛勤与劳苦,向神灵倾诉心愿时也都倾尽了内心的真情。 只要做到这样,自然能够与伟大的神灵相通,他们都会降临显灵。 我们手持着香,一一陈述心中的愿望,虔诚地跪拜叩头,期望能得到美好的吉祥与福运。 天尊总是处于寂静的状态,我们要回返内心,向那深远难测的神灵虔诚礼拜。
关于作者
唐代杜光庭

杜光庭(850—933),字圣宾,号东瀛子,缙云人。唐懿宗时,考进士未中,后到天台山入道。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。一生著作颇多,有《道德真经广圣义》、《道门科范大全集》、《广成集》、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、《青城山记》、《武夷山记》、《西湖古迹事实》等。古代著名传奇小说《虬髯客传》相传系他所作。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、斋醮科范、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,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。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,无法见其原貌。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《唐代老学研究——以成玄英、李荣、唐玄宗、杜光庭《道德经》注疏为个案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