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虚词 三

俯仰存太上,华景秀丹田。 左顾提郁仪,右盼携结璘。 六度观梵行,道德了袒新。 宿命积福应,闻经若至亲。 天扔超世才,乐诵希微篇。 冲虚太和气,吐纳流霞津。 胎息静百关,寥寥究三便。 泥丸洞明镜,遂成金华仙。 魔王敬受事,故能朝诸天。 皆从斋戒起,累功结宿缘。 飞行凌太虚,提携高上人。

译文:

这首诗是道教相关的诗词,翻译如下: 为人处世始终心怀太上道祖,让自身的精华灵秀之气汇聚于丹田之中。 向左看仿佛能提挈着象征太阳的郁仪,向右望好似能携带着代表月亮的结璘。 多次观照自己的梵行(即清净的修行行为),对于道德的领悟有了全新的感悟。 前世宿命里积累的福泽开始应验,听闻经文就如同见到至亲之人一般亲切。 天生就拥有超脱世俗的才华,乐于诵读那蕴含微妙至理的篇章。 吸纳着冲虚和畅的太和之气,吞吐之间好似饮下了流霞般的仙津。 运用胎息之法让全身的关窍都宁静下来,静静地探究那玄奥的三重妙境。 脑海中的泥丸宫如同明亮的镜子一般清澈,最终成就了金华仙位。 连魔王都恭敬地敬奉受教,所以能够朝见诸天众神。 这一切都是从虔诚的斋戒开始的,不断累积功德,缔结前世的宿缘。 能够飞行于太虚之上,还可以提携那些高洁超凡之人。
关于作者
唐代杜光庭

杜光庭(850—933),字圣宾,号东瀛子,缙云人。唐懿宗时,考进士未中,后到天台山入道。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。一生著作颇多,有《道德真经广圣义》、《道门科范大全集》、《广成集》、《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》、《青城山记》、《武夷山记》、《西湖古迹事实》等。古代著名传奇小说《虬髯客传》相传系他所作。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、斋醮科范、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,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。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,无法见其原貌。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《唐代老学研究——以成玄英、李荣、唐玄宗、杜光庭《道德经》注疏为个案》等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