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玄谈(幷序) 搜玄吟

三更初夜偏,日午月明前。 白云覆幽石,青霄抱月圆,鹭鸶非雪覆,乌鵶岂漆漫。 纸马通消息,知音白雀还。 梦手撃金钟,觉来空把拳。 天明夜行人,无因行自先。 门门不回互,回互隔关山。 步空疑月色,湛寂皎非安。 龙吟明异宝,片玉凤飞啣。 猿啼葱岭韵,鹤吐鹫峰烟。 金乌罩席帽,玉兔具靴形。 寒泉初夜后,古涧五更前。 黑白未分时,正是偏中圆。 露展幽林秀,云收碧落闲。 空劫道人家,深宫荡子嫌。 衣锦还乡客,回机面指南。 问我雪中吟,杲日耀澄潭。 无影桑树子,玉女夜生蚕。 携篮日未出,摘菓月当轩。 手把寒天扇,身无五月衫。 采花入异乡,将献类中仙。 谨白参玄人,参禅莫守闲。

译文:

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,理解和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,以下是尽量贴合诗意的现代汉语翻译: ### 搜玄吟 三更时分夜色正深,就好似在日正中午的时候却看到明月在升起之前的那种奇异情境。 洁白的云朵覆盖着幽静的石头,高远的青天怀抱着圆满的月亮。 鹭鸶洁白,但并非是被雪覆盖才如此;乌鸦漆黑,也不是用漆涂抹而成。 纸做的马仿佛能传递消息,而如同知音的白雀也会回来。 梦中仿佛伸手敲响了金钟,醒来却只攥着空空的拳头。 天刚亮就好似那夜行的人,没有缘由地自顾自前行。 每一个门径若不相互通达,一旦阻隔就好似被关山分隔。 漫步在虚空里仿佛疑惑那是月色,湛然寂静中皎洁却并非真正的安稳。 龙吟声中仿佛能显现奇异的珍宝,如同凤凰衔着一片美玉飞翔。 猿猴在葱岭啼叫,声音带着独特的韵律,仙鹤吐出鹫峰的云烟。 太阳好似罩着席帽,月亮就像有着靴子的形状。 寒冷的泉水在初夜之后涌动,古老的山涧在五更之前静谧。 在黑白还未分明的时候,正是那偏中求圆的境界。 露水让幽深的树林更显秀丽,云朵消散后天空一片闲适。 处于空劫之境的修道之人,连深宫中的浪荡子弟也会嫌弃。 穿着锦袍回到家乡的游子,回转机锋面向南方。 若问我在雪中吟诵的感悟,就如同明亮的太阳照耀着清澈的深潭。 那没有影子的桑树子,就像玉女在夜里生出了蚕。 提着篮子时太阳还未升起,采摘果子时月亮正照在窗前。 手里拿着寒天用的扇子,身上却没有五月该穿的衣衫。 采了花进入他乡,想要献给同类中的仙人。 在此郑重地告诉参究玄理的人,参禅可不要守着清闲虚度时光。 这首诗充满了禅家独特的意象和思维方式,传达了对参禅悟道的独特见解和感悟。不同的人可能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。
关于作者
唐代常察

常察,姓彭,福州长溪人。嗣九峰和尚道虔。在洪州建昌凤栖山同安院,世称同安禅师。建隆二年卒,年九十余。诗十一首。(《全唐诗》无常察诗,传据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、《祖堂集》卷十二,其卒年据《中国佛学人名辞典》)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