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玄谈(幷序) 尘异

浊者自浊清者清,菩提烦恼等空平。 谁言卞璧无人鉴,我道骊珠到处晶。 万法泯时全体现,三乘分处假安名。 丈夫皆有冲天志,不向如来行处行。

译文:

### 整体解析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,表达了对佛法、修行的独特见解。它强调事物本质的平等性,以及修行者应具有独立的志向和对佛法的独特领悟,不盲目跟从他人的修行路径。 ### 诗句翻译 世间那浑浊的人自然是浑浊的,而清正的人自然是清正的,菩提智慧和烦恼其实本质上都是虚幻平等的,没有什么实际的差别。 谁说卞和所献的美玉就没有人能鉴别呢?我要说骊龙颔下的宝珠无论到哪里都会晶莹闪耀。 当世间万法都泯灭,不再执着于分别时,佛法的完整真如之体就会全然显现出来;声闻、缘觉、菩萨这三乘教法一旦分别开来,其实不过是人为勉强安立的名相罢了。 真正的大丈夫都有着冲天的志向和独特的修行见解,不要只是亦步亦趋地沿着如来走过的道路去修行。
关于作者
唐代常察

常察,姓彭,福州长溪人。嗣九峰和尚道虔。在洪州建昌凤栖山同安院,世称同安禅师。建隆二年卒,年九十余。诗十一首。(《全唐诗》无常察诗,传据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、《祖堂集》卷十二,其卒年据《中国佛学人名辞典》)

纳兰青云